把握和传承好“变则通”思想
长沙市粮食局 时间:2018-06-19
中华民族精神是在中国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历久远而弥新,经沧桑而不老,始终保持着旺盛生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依托。何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精神蕴含着“变则通”思想。
谈到中华民族精神的构建,人们经常提到《易传》上的两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就包含着“变则通”思想。要“载物”,要“自强不息”,就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与社会,不断改变自己,不断改变社会。中国历史发展进程表明,历代仁人志士无不是在变革创新中为社会发展开辟道路的。中华民族精神中这种变革创新精神的源头,可以说就是先秦时代的“变则通”思想。
“变则通”来源于《易·系辞》下篇:“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这段话起初只是对《易》的解说,所谓“变则通”是讲《易》的卦象和理念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只有“变”才能解释各种现象、说明各种道理。《易》所包含的“变则通”理念是对长期社会实践的总结,是上古时代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变则通”思想与上古时代的社会政治发展有密切关系。夏、商、周的变革曾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论语·为政》载孔子语:“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孔子在这里把夏、商、周三代变化的特点总结为两条:一是“因”,就是继承;二是“损益”,就是变革。有继承又有变革,于是社会就前进。孔子还预言,就是今后的历史发展也离不开这个轨道,“虽百世,可知也”。孔子的这个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理念的建构非常重要。
如何认识历史发展问题,关系到对社会前途的瞻望,所以人们无不关注。就历代王朝而言,无非是恪守祖宗之制与变革发展两种思想在起作用。前一种思想不能说是毫无道理而要完全摒弃,但其中“因”的成分往往过重,所以此途多流于顽固守旧。后一种思想虽然多因实行中出现一些问题而遭人批评讥讽,但主体思路是积极的、奋发有为的。是因循还是变革,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次碰撞。然而,历史总是在前进,即沿着变革之途发展。在争辩历史如何发展问题时,争辩的双方都会引用孔子的话作为根据。讲恪守祖制者多强调孔子所说的“因”,讲变革发展者则多引孔子所说的“损益”。虽然皆不违孔子之意,但似乎并没有真正领会孔子思想的精髓。孔子所说的“因”与“损益”,实际上都是讲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事情,两者都离不开发展,发展是个大前提,离开了发展讲“因”和“损益”都没有多大意义。再从《易》的思想看,“变则通”是首先要强调的思路。可以说,“因”和“损益”都是为“变则通”服务的,也就是为“变”而“因”、为“变”而“损益”。
历史上,夏、商、周政治、文化的因革与变迁,给先秦社会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变则通”是先秦这个长时段里所发生的巨大变革的经验概括与理念提升的结晶,对后世影响深远。但后期,由于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因循守旧,畏惧变革、抱残守缺,中国由盛转衰。今天,我们应传承好包括“变则通”思想在内的伟大民族精神,以更大的政治勇气推进改革开放,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只有这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